
《甲贺忍法帖》-对战是否可以避免
最近速看了《甲贺忍法帖》的整个故事。如果没有看过的可以阅读以下摘自维基百科的简介:
庆长十九年,取得天下的德川家康为继承问题堪忧,他不想牺牲自己麾下的武士,便令相互仇视的伊贺和甲贺两大忍术宗家相争,进行十人对十人的忍术生死战,以解决继承问题。甲贺隶属国千代派(德川忠长),伊贺隶属竹千代派(德川家光),双方宗长在卷轴写上门下十个忍者的姓名,并在缔下战约后相杀,双双身亡。这些姓名中包括双方继承人甲贺弦之介和伊贺胧,他们分处两个阵营却彼此相爱,原本要论及婚嫁,但这场战事破坏了他们的姻缘。
卷轴传回甲贺卍谷和伊贺锷隐谷的边界,伊贺锷隐众读过卷轴后,隐瞒双方开战的消息并杀掉甲贺忍众中的三人,后朝甲贺卍谷出击,但他们的行动失败,只捉住甲贺的胡夷便撤退。甲贺忍众得知开战的消息后,杀死伊贺中的一人,并赶往锷隐谷营救弦之介。
双方首领都得知了开战的消息,弦之介靠着强大的眼术压制伊贺忍众,撤回甲贺卍谷。珑不愿意见到双方兵戎相见可能为锷隐造成的崩坏,使用秘药封住双眼及自己的眼术。弦之介打算率甲贺众到骏府城想向德川家康询问原委,伊贺众趁他们露宿时追击,封住了弦之介的双眼。双方在路途中持续激斗,各剩三人。
伊贺众遇见竹千代的乳娘阿福(春日局),与她一同前去骏府城,在阿福的协力下,双方厮杀之后,演变成仅剩弦之介和胧的局面。双方的决斗由服部半藏担任裁判,决斗开始后,珑自杀,弦之介在卷轴上写下珑的名字后也投海殉情。德川家光继任德川三代将军。
犹如读书,读到书中人物面临选择时需要掩卷思考,我也按下暂停键,思考了这个问题:对战是否可以避免?
两个有世仇的村子,在第三方的蓄意安排下,在双方内部强硬派的推动下,在血债血偿的规则裹挟下,很难让人相信除了对战能有第二个选项。
作为文化产品,这个故事的情节体现了日本的美学,体现了悲剧的伟大。
如果文化反映意识形态,那么剧中人物的思考和选择实在是让人觉得可拍。